11月份,我国5G正式进入商用阶段。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表示,不断完善的5G网络基础设施,把我国的网络下载速率提升到全球先进水平。这些都标志着我国5G网络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从6月6日5G商用牌照发布至今,5G网络建设进度明显加快——全国已有50多个城市推出5G商用服务;据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10月31日介绍,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已在24省/市开通共建共享的5G基站。
对于上述这种“5G网络建设加速”趋势,5G微信公众平台在2019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下文简称“PT展”)期间观察到,接下来还将延续且增强。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强调“要以5G正式商用启动为契机,加快5G网络部署”。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将加快5G精品网络建设,明年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表示,将充分发挥双网共享、覆盖更广的优势,为我国5G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网络保障。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表示,将为业界提供开放云网平台,共同把5G商用做好。
综上,我们有两个重要发现:一方面,从9月9日签署协议至今,电信联通通过合作高质量地完成了5G初步规模覆盖、明显加速了国内5G建网进程,证明了“5G网络共建共享”的确有助于通过快速集中资源来降低运营商在成本投入等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很可能在接下来的5G网络建设方面会对标中国移动,而中国移动可能也会由于考虑到电信联通5G共建共享的带宽优势(物理带宽200 MHz。另据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介绍,共建共享的5G网络峰值速率可达2.5 Gbps)等因素而更加重视这个联合体竞争对手,从而很有可能将最终建成两张高质量、大规模的5G网络。
总之,长远看来,我国目前刚处于5G商用的初期,5G网络仅覆盖了几十个城市的部分区域,5G融合应用还需大力探索,与用户期待、技术进步还有差距,需要整个产业界从“打造精品网络”、“培育应用生态”等方面共同努力。
努力打造5G精品网络
无线网方面
一是5G站点架构问题。由于投资压力、市场竞争压力、SA终端成熟度等原因,第一阶段已经建好的5G网络,主要采用NSA组网架构。从10月31日的“PT展”演讲报告看来,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坚持以SA为网络目标架构,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表示将坚持SA方向,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未提及NSA/SA话题。综上,可以预计,NSA和SA将会共存很长一段时间,尽量保护NSA投资,最终切换演进到SA。于是,对于运营商而言,核心需求就是快速部署5G网络、节省总体成本,比如前期把无线硬件设备一步部署到位,一个载波支持NSA/SA双模终端(明年1月1日起必须双模)接入,后期按需仅升级软件就把NSA网络升级为SA网络而且用户无需更换5G手机。据业内人士介绍,中兴等设备商已经为此推出了NSA/SA双模基站产品。此外据悉,中兴目前已发货5G设备在性能、功耗等方面领先,这得益于其中采用自研7纳米芯片。
二是站点部署方案问题。此次“PT展”上,对于后续5G网络,无论是工信部领导还是三大运营商高层,说法都是“高质量网络”或“精品网络”。然而,我国目前2G、3G、4G、5G“四世同堂”,整体网络架构日益复杂,每种制式的网络覆盖能力不同,各个网络之间的邻区配置、参数设置、联合优化等会使网优工作更加复杂。站址重用、多频多模协同、经济便捷、长期演进等开始成为运营商考虑的核心问题,亟需以具有前瞻性、兼顾现网和后续5G需求、高效全面的站点方案来简洁、快速、高效、低成本地部署5G。如何“破题”?笔者研究业内的解决方案后发现:一是以一个融合型BBU支持2G、3G、4G、5G以及CRAN、DRAN等,比如业界性能最强的中兴NG BBU。二是简化站点部署——压缩天面,用一个超宽带天面来“收编”2G、3G、4G,为5G部署节省出更多空间,笔者注意到,此方面近期频最新进展,近日颁发的2019年“中国芯”优秀技术创新产品称号中,有5G基站相关的产品——中兴5G多模数字中频芯片,主办方(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称,该芯片支持2G、3G、4G、5G多模多制式,基于先进的算法、高速接口和封装技术实现了性能、灵活性、功耗和成本的最佳平衡;“MWC 2019”发布的业界首款集成900 MHz、1800 MHz、2100 MHz三个主流频段的中兴UBR产品,业内人士评估其可使得现有站点设备减少67%;“PT展”期间,笔者特意在中兴展台上了解到,“极简站点”方案已经涵盖所有关键部署场景。
三是长远频谱规划问题。一方面,“四世同堂”或多种网络共存导致的网络及终端复杂性(比如5G多模终端的研发和设计难度、体积和成本控制等已经接近极限),使得移动通信网“化繁为简”成为必然趋势。现有2G、3G的频谱将逐步重耕至4G、5G共存甚至纯5G。对于运营商而言,未来在重耕Sub-3 GHz频谱时,大规模拆掉2G、3G、4G设备并重新部署5G设备,在平滑性、时间、成本等方面都显得很不经济。“PT展”期间,笔者注意到,中兴目前的2G、3G、4G设备,在未来可通过远程软件升级支持5G新空口;另外,动态频谱共享(DSS)是运营商非常重视的一项技术,既能实现最大频谱效率,还能助力4G在未来平滑演进至5G,相关的成熟解决方案尚不多,而Magic Radio Pro解决方案率先推出的LTE与5G新空口的DSS支持时隙级的动态频谱调度和共享。另一方面,我国未来将拥有2.6GHz与3.5GHz等Sub-6 GHz频段、26 GHz等毫米波频段的5G频谱,跨度很大,笔者在“PT展”看到了中兴Sub-6 GHz、毫米波全系列的5G NR全频段产品和全场景方案。
核心网方面
随着5G的逐步商用,面对现实经营压力,运营商意识到迫切需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从而需要建设高质量5G网络。如何实现网络的持续演进、如何利用5G网络切片赋能垂直行业等都是5G网络建设和发展进程中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由此,作为网络控制中心的核心网在5G时代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运营商对于5G核心网也就相当重视,最近频频出现大的进展,比如中国联通在7月份联合中兴率先完成5G Rel-15 SA-1230协议内场测试、中国移动实验室在8月份成功完成SA模式下中兴5GC规模用户数据转发和稳定性性能验证等,另据5G微信公众平台(ID:angmobile)近几年的观察,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各项5G融合业务创新和新技术验证都有中兴的深度参与,其5GC实力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上文提及的“NSA和SA网络将会长期并存”趋势将使得灵活支持NSA与SA的统一核心网(可避免未来向SA演进进行二次升级)成为市场的共性需求。此外,在NSA与SA长期共存中,如果有一种融合了2G、3G、4G、5G的核心网,运营商就能解决两种网络共存的问题。早期5G网络主要进行热点覆盖,现网EPC和5GC需要融合组网协同支持2G、3G、4G、5G业务。而到了5G网络成熟期,4G和5G网络仍将长期并存,EPC设备逐步退网,融合5GC支持多种接入方式。综上,融合NSA与SA的统一核心网可以让运营商“做减法”——实现一套具备5G核心网特性的融合核心网,支持2G、3G、4G、5G乃至固网等多种接入。笔者注意到,由此,相关解决方案(比如中兴业界首发的商用5G Common Core)受到市场的青睐。业内资深专家评价,可实现架构一步部署到位、功能灵活按需引入、投资成本降低40%。
承载网方面
业界素有“5G商用,承载先行”或者“5G建设,承载先行”之说,承载网之于5G的重要性不言而喻。5G网络在发展中将存在诸多变化,例如NSA到SA、从eMBB到uRLLC、MEC的边缘部署等,从而,如何构建可持续演进、覆盖5G全生命周期的5G承载网是运营商普遍的核心诉求,也是整个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解决这一挑战需要在实战中积累宝贵经验,全球范围内,5G承载网进入到商用部署阶段,始于2019年。据悉,截至9月底,全球运营商单与中兴合作完成的5G承载网络商用部署和试点就达到30多个。其中,全球规模最大的商用SPN网络——上海移动5G承载网目前已完成超过5000个物理网元的开通(据悉由中兴参建),核心汇聚层采用200G端口搭建高速直通链路,接入层全部采用50GE组网,业务承载能力较上一代PTN技术提升至少10倍以上,并且支持FlexE、SR、超高精度时间同步等多项5G承载所必须的新技术。
笔者近期跟踪研究5G承载网产业链进展时,发现了几个新的趋势。一是更大带宽,比如9月份,在中国联通郑州中原数据基地,中兴首家完成了5G承载网设备单槽1T业务单板的测试,更高容量的业务板卡也即将具备测试和商用发货的能力。二是对5G共建共享的支撑更为有力,比如8月份,苏州电信联合中兴完成了基于FlexE技术的硬切片,积累了电信与联通5G共建共享后业务隔离、业务独立管控的经验。三是全场景,面向NSA/SA、前传/回传、新建/演进等,比如“PT展”中兴5G承载端到端产品及方案(包括新一代光接入旗舰产品“TITAN”)。四是芯片自研,比如包括核心设备的T级别网络处理及交换芯片、接入设备的定制化ASIC芯片等在内,中兴已有全系列5G承载自研芯片,据悉,相比于外购芯片方案,线卡G比特功耗降低48%。这有助于降低承载设备整体功耗。五是业界正在紧锣密鼓地储备SRv6、VR、IN-BAND OAM等多项5G承载新技术,据了解,中兴等的相关新技术已具备了试商用的能力。
合力培育5G应用生态
长远看来,5G将构建起全新的移动网络基础设施,不仅可以带动信息通信制造业和服务业全产业链增长、助力信息消费扩大升级,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种通用目的技术,5G与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将会成为我国传统产业加速技术改造和跨界整合的孵化器,推动工业、交通、医疗、能源等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提升信息化水平,催生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成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驱动力。此外,还可以通过把5G大规模应用于教育、文化、医疗、体育等公共事业来创造社会服务新方式。
上述都是愿景,实现面临挑战。者主要是由于存在跨行业的技术、产业及监管壁垒。5G网络需要按阶段按技术成熟度逐步部署,需对垂直行业有着深刻理解,这对于运营商而言是一个新课题,要从技术、架构、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漫长的探索与磨合,需要提前探索解决5G跨行业应用面临的对垂直行业需求的深度挖掘不足、商业模式不清晰、应用生态体系尚需完善等问题。5G真正融入各行业的业务系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产业链及跨行业各方的共同努力。
这些努力,正在脚下,并取得了最新重要进展,比如10月中旬的第二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决赛,全国3731个参赛项目中,10个一等奖、20个二等奖、30个三等奖、60个优秀奖项目脱颖而出。笔者注意到,这些获奖项目的共同申请单位里,频现设备商,比如有22个获奖项目都有中兴的参与。此次决赛的成功举办,意味着一批典型5G融合应用的问世,代表着诸多5G新生态的初步形成,可以令人想象到这背后的艰辛,以5G融合应用“主战场”——工业互联为例,场景高度碎片化,如果要引入5G,工业企业需要重新规划定义业务方式、升级流程,运营商、企业都面临很多巨大挑战。5G微信公众平台(ID:angmobile)观察到,此方面已经开始有重大突破,工信部2019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重大专项)有一个中标项目涉及到在浙江中控及其下游企业完成5G+工业网络部署,由浙江电信、浙江中控等七家企业联合中兴投标;此外,中国移动近日联合中兴开展基于5G+MEC的云XR协作业务孵化,探索5G+XR工业设计的实际应用。业界公认MEC前景巨大,从中兴近日发布的MEC白皮书看来,已发展200多个行业客户、100多个战略合作伙伴。
垂直行业高度碎片化、需求差异大,发展5G融合应用亟需“方法论”。据中兴通讯副总裁刘金龙介绍,中兴在联合运营商、各重点垂直行业头部企业探索发展5G应用生态的过程中,形成了“1(5G+MEC极致网络)+5(中兴5大能力业务中台)+X(面向千行百业进行5G网络能力开放和业务赋能)”战略,成效明显——与超过200家产品方案伙伴、超过300家行业客户建立了合作(包括三一重工、新华社、一汽集团、广汽集团、国电南自、许继电气、等“行业龙头”),打造了超过30个5G行业解决方案,建设了超过50个示范项目;同时,与运营商全方位对接做基础准备工作,并快速推进终端侧模组。在“PT展”期间,笔者注意到中兴重点展示了部分阶段性重要成果,包括业界首个基于真实5G商用系统的端到端切片商城业务演示、面向垂直行业的MEC解决方案、5G+云XR行业应用、5G+工业园区、5G+工业机器视觉等,频获围观。
助力规模5G建好用好
通过上述观察,业界已经为5G规模商用做好了端到端的全面准备,并在5G融合应用发展的方法论、生态建设方面取得宝贵阶段性成果。这一点,从此次的“PT展”上有很好的体现,比如在“ICT中国2019年度评选”中,广东移动&中兴通讯MEC解决方案荣获最佳行业解决方案奖、5G+配电网PMU应用荣获最佳行业创新应用奖、中兴5G模块荣获最佳行业创新应用奖。中兴还获得了通信产业榜“2018-2019年度中国通信产业5G贡献企业”称号、“2018-2019年度中国通信产业5G领军企业”称号、“通信产业榜创新产品/方案”奖、通信世界“2019年5G最佳商用方案TOP10”奖。运营商的5G精品网络建设,还有赖于设备商的管道附加能力,包括规划、交付、优化,“对于这些,我们已经从人员素质、工程能力、工具软件等方面准备好了”,中兴通讯副总裁刘金龙表示。
相关报道:
- 5G正式商用背后的中兴力量 前三季93亿研发稳锁国内双寡头格局2019-11-07
- 5G赋能技术变革 高通徐晧详解5G+AI下的产业愿景2019-11-06
- 最高补贴800元 NEX 3 5G开启以旧换新计划2019-11-01
- 三大运营商5G套餐公布,华为Mate30系列5G版明日开售2019-10-31
- 5G套餐标准公布 助推vivo 5G终端如虎添翼2019-10-31
本类最新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新闻图片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