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华为最受关注的三个人会是谁?
首当其冲的仍然是华为的大脑中枢任正非,他的一言一行、他的神来之笔都被当成华为走向的映射信息,并被业界解读的体无完肤,版本众多。其次则是依托一场不经意的发布会、一张雍容华贵的照片和一篇充满八卦的文章上位的孟晚舟,个中缘由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至于排在第三位的不是孙亚芳,也不是华为哪位轮值CEO,而是这期要写的主人公,被微博粉丝围观的华为终端董事长余承东,美名其曰,余大嘴。
为什么要写余承东呢?
主要是我上周去参加华为电商荣耀3的发布会,余承东作为董事长发言,而这次发言也一改往日的风格,不去谈赤裸裸的工业参数,而是谈起了生活,讲起了风月,这让我有点意外,回忆了一下这几年和余承东的交往以及从他的表现,可以看出华为终端的些许变化,值得我们去思考。
无知者无畏
2011年春节过后没几天就前往巴塞罗那参加一年一度的MWC,这次会上最大的收获就是和新任华为终端董事长余承东的一次深度沟通,在这次大会上,余承东第一次向媒体透露了华为未来10年的远景规划的目标(从终端战略看华为转型目标),那就是大家都很清楚的三大业务板块划分以及每个板块业务均突破300亿美元收入的期望,2020年总营销额超过千亿美元的宏伟目标。
但是这次谈话谈的最多的不是华为终端自身的规划,而是华为无线业务在欧洲的攻城略地。余承东讲了很多很多他率领华为无线团队在欧洲开荒拓土的经历。而在后续的沟通中,华为终端多位高层都向我谈过同样的话题,只是每个人的角色不同,有的从士兵干起,有的从将军干起,但所有人都向我传达同样一个信息,那就是华为能够在欧洲,在海外,在强手如林的竞争环境中,将华为无线业务从零做到全球第二,牛皮不是吹的,那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种底气,余承东以及华为终端那些从无线团队调过来的高层和士兵们都相信,只要拿出当年拼无线的劲,管你是苹果还是三星,华为都有超越你的能力和信心。
于是,无论是进军企业网还是进军消费类电子市场,华为用一种无知者无畏的态度(说的是玩法!),以一种没有拿不下的市场的精神来做的。
于是,我们看到接下来两年多时间内,华为终端的种种变化,从让人惊艳的P1,到今年的P6,从荣耀4核到荣耀3,从2010年的45亿美元到2012年的75亿美元……
但是,华为终端在业界的地位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口碑和华为的远景规划相比,显然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想要在2020年超越300亿美元,似乎还有太多的路要走,甚至能否走到这一步还有待观察。
最近圈里一帮搞机人在吃饭时表示,感谢华为终端给大家的机会!(算是一句冷笑话吧)
我从来不怀疑华为的创新力和拼搏精神,但是通信领域积累的成功经验能否成为开拓新领域的灵丹妙药,显然还要经过检验,尤其是手机这一更注重个性化,变革更迅速的领域。
让我们先看看老余上任之后的一些表现吧。
赤裸裸的工业参数
工业参数这个词,在通信领域可能就是数不清的标准和赤裸裸的网络参数了,我在这个行当做了快15年了,每次和工程师聊到通信的各种技术细节时,也是头疼的要死,更何况诸如仿真、网规、网优这类更枯燥的东西了。对于华为而言,不管你在通信领域怎么创新,标准和参数是永远不变的东西,在这样一种环境熏陶下,参数理论就很容易左右你对其他领域的看法。
记得在2012年CES期间,我带着两位非通信行业的记者去采访老余,结果老余一通连环炮,一口气说了不下10个业界第一和数十个工业参数,听得两位记者哑口无言,神情恍惚。
对于参数的痴迷在老余微博上和实际工作中也是相当的突出,这一点,老余很有点乔布斯的感觉,也怪不得业界也有人称老余为余布斯。老余经常在微博上宣布一些产品的参数和想法,意在向内部传达某种期望和压力。事实上,老余的很多想法的确在华为终端内部得到抵制,使得很多产品想法最终没有实现。这也从侧面说明,苹果和华为文化之间的不同。
而让业界最有感触的还是老余不厌其烦的说“薄”这一理念,老余这三年几乎每年非要创造一个全球最“薄”的手机来,按照老余的说法,“1mm就是企业的竞争力”。结果从P1到P6,总是拿这几毫米来说事,说的大家耳朵都起茧子了。试问,你“薄”还能“薄”过杜蕾斯吗!
结果可想而知,一个记录不到3个月,就被别人打破了。最近,当我拿到步步高的VIVO X3,其厚度只有5.75mm时,我就再想,老余还会打破这个记录吗?而VIVO X3的记录比华为P6所谓的6.18mm的记录仅仅过了2个月时间。
除了薄之外,摄像头也没得拼了,谁能拼得过诺基亚呢!说道尺寸,谁能拼的过三星,我把所有尺寸都占了看你还怎么说。而核数,谁能拼得过三星和联发科,都拿8核说事了,你跟还是不跟呢。反而看看苹果,好像没有任何一次是靠某项工业参数,某项之最来宣传其产品特点的吧,但苹果至今还是苹果,就算大家唱衰,该赚钱还赚钱,该发展照发展。
想想这个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以前,老余和运营商直接打交道,运营商的人都是专业人士,大家专业对专业,说的都是标准,说的都是参数,尤其是招投标的时候,除了报价外,那就是赤裸裸的技术比对,没啥好商量的,至于交付和服务等环节那都是后话了。但是,消费市场面对的则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就算现在资讯发达,各种垂直媒体把手机说的神乎其神,但绝大部分用户对手机的需求并不是靠什么技术参数来决定的,而是价格,外观,手感,品牌和业界口碑等来决定。
用我的一句话说,手机硬件只是躯壳,良好的体验才是灵魂!
而如何把这些说活泛了,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一点从华为之前操控P1/P2、D1/D2等机型可见一斑。
但是,抛弃赤裸裸的工业参数显然需要一个过程,华为在电商以及操作P6等手机上,逐渐看出一些新的影子,这让我对华为终端有了些许期待。
风花雪月才是真
P6有句宣传语叫“美是一种态度“,我觉得这对华为来说是一大进步,她脱离了那种赤裸裸参数的宣传,而是和生活结合在一起。然而,在后续的操作中,这些几乎又被忘得一干二净。
可见,改变的不能只是老余,不能只是策划团队,更要改变的是华为终端的文化,是华为终端所有人的思维。
而在上周的荣耀3发布上,结合这款手机的特点,老余更是鲜有个案的讲起了生活的乐趣和向往,对于工作狂的老余来说,讲讲田园生活总显得有些奇怪,而且略显生涩。这不得不让我想起任正非老爷子之前的“田园梦想”之电商论来!(电商:任正非的田园梦想还是神来之笔?)
可以说,从这两款机器,包括之前的MATE操盘可以看出,华为终端终于有点风花雪月的感觉,当然还只是感觉,没有到那种欲罢不能,激情燃烧的地步。
要知道,手机虽然是通信产品之一,但却被划分到消费类电子产品,充分说明其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这和通信网络虽然也与消费者直接关联,但关联度完全不同,因此要注重消费者的生活属性,要的就是这种风花雪月的感觉。
我曾经写过这样一条微博来形容我的手机:“我希望我的手机能Perceive并control我的一切,family,health,think,work,money,friend,play....。.未来的手机,就是我的Another wife,你值得拥有和投入”。
而要把这些体现在手机上,体现在你的品牌中,体现在你的操盘手法中,显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尤其对于华为这样长期摸爬滚打在运营商市场的设备供应商而言,改变那是相当的困难。
不过,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了老余的改变,尽管这些改变是从失败的操盘,是从广大粉丝的言传身教和温言粗语中而来,但改变已经开始,所以我看好老余,也看好华为终端的未来。
最后要说一声,老余年底下课是很操蛋的传言,也将是很愚蠢的想法!
微信公众平台,hiphone2020,欢迎订阅。
相关报道:
- 华为新旗舰P9已知信息汇总:后置双摄像头2016-03-21
- 华为正面回应手机屏幕大黑边,这样的理由不知道你满意吗?2016-03-21
- 华为P9真机照曝光 采用1200万像素双摄像头2016-03-02
- 华为PK微软、联想 商务本MateBook表现平平2016-02-24
- 华为笔记本MateBook体验:媲美苹果的Windows本2016-02-22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