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移动通讯 > 评论 > 正文

工信部调整网间结算:政策护航4G(2)
2013-12-25 16:18  牛华网  高骥远  我要评论()
字号:T|T

政策护航4G

高骥远

自4G发牌前夕,政策调整的迷雾就一直挥之不去。从手机实名制、携号转网,再到移动转售业务、宽带牌照乃至现在的网间结算方案,无一不是以抑制中国移动、平衡三大运营商的利益为出发点,而网间结算方案出台,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中国移动。

根据三大运营商的财报,前三季度的收入继续维持增长势头。其中中国移动营运收入为46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4%;中国电信经营收入为2381.8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4%;中国联通营业收入为2201.7亿元,同比增长18.9%,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能实现两位数的增长,主要是得益于移动业务的后劲十足。与业务收入不同的是,网间结算的费用变化,对运营商利润的影响将更加直接,甚至可以等同于利润,这就意味着,网间结算方案的出台,是为了在4G时代,更好地平均三大运营商的利益格局,防止“一家独大”的格局出现。

事实上,中国移动早就在4G方面“跑马圈地”,优势明显。拿到了期待已久的FDD牌照、不久与苹果6年“爱情长跑修成正果”,就连在网络建设方面也领先一大截。根据中国移动的规划,2013年,中国移动将在全国超过100座城市部署20万个4G基站,覆盖5亿人口,这几乎等同于美国现有的4G网络规模,此外,中国移动还将采购100万台4G终端,以刺激规模化应用。

如此大的领先优势,让4G还未商用,就有“跛足前行”的危险。事实上,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目前的境况是两头承压。一方面,3G投入还未收回成本,在4G网络建设方面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宽带网络建设投资需要的资本,让本来不富裕的两家运营商根式雪上加霜。

但是长期来看,网间结算方案对于中国移动的影响也会逐渐式微。中国移动前董事长王建宙表示,随着中国进入4G时代,数据业务替代语音将成为无法转移的新趋势,“4G时代是没有语音的”,他认为,类似微信这样的数据业务不会影响到传统运营商的生存,因为运营商提供基础网络和管道,微信等OTT业务发展越多,流量越大,就会给运营商带来更多增收的机会。

可以预见的是,除网间结算外,后续的政策将会陆续出台。比如移动通信转售业务,也就是虚拟运营商的引入,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截至目前,共有10家企业向工信部申请了虚拟运营商牌照,首次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试点批准将于年内下发。虚拟运营商的引入,本质上是为了电信业更好的发展,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和运营商实现共赢。但是,现在怎么玩?如何玩?玩什么?都需要细节政策的出台。

4G发展需要一个和谐的环境,这种和谐建立在创新的技术、势力均衡、良好的竞争氛围、机制体制的改革方面。正如中国移动前不久发布的品牌“和”那样,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是平衡的沟通关系和开放的沟通心态,与用户建立友好、亲密、互信、和谐的关系。

结语:

网间结算方案只能在短期内有利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这并不足以扭转根本的竞争形势,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家运营商仍需要在多个方面努力。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运营商 工信部 网间结算

责任编辑:任光飞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备11016551号-2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1号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