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继中国电信之后,三大运营商又一次齐聚互联网金融领域,看似漫不经心的几个产品,却承载着运营商参与互联网壮志雄心。这也表明,在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之前以业务和产品为中心的运营商开始强调对外合作与平台化运作。实际上,运营商之所以会跟风理财产品,是因其背靠央企资源,巩固支付业务根基,对外开放合作,与产业链各方共同打造线下线上支付环境,也是实现新利润来源的剪刀差。
运营商开卖理财产品
高骥远
“通信理财概念”正呼之欲出。5月20日,中国联通和安信基金联合推出了“话费宝”产品,正式进军互联网金融,而在此前的中国电信和民生银行推出“添益宝”之后,中国移动据传也在积极接洽基金公司,意图打造旗下互联网金融产品。
据悉,“话费宝”解决了话费资金如何在保证自动缴费的情况下通过基金投资获取收益的问题,用户将合约计划涉及的全部费用,投资于安信现金管理货币基金,安信基金将相应的基金份额予以冻结,并由这部分冻结的基金帮助客户每个月自动支付套餐费用。
也就是说,用户只要把话费存在账户里,并使用“话费宝”理财服务,当期收益就能抵消所产生的话费。比如,用户需要冻结7799元的货币基金份额可免费获得一台市场价为4800元的IPhone 5S,同时享受24个月价值9264元的通话与流量套餐,合约期间还可以享受到话费投资于货币基金产生的收益,作为奖励,合约期末会有一批剩余资金,由此可节省6000元左右。
对于运营商来说,这或许开辟了一条新的商业模式。在本质上,运营商的理财产品都是类似于微信的理财通和余额宝,在庞大的用户群体和金融产品中间搭建了一条通道,而将通信用户转化为支付账户,将会增加用户黏性。参与理财产品的分成,也为运营商开辟了另外一条利润通道。
而在“添益宝”的范畴中,则有了余额宝的意味。根据中国电信的解读,“用户开通‘添益宝’后,存入翼支付账户的资金可以随时提现与消费,还能获得收益,整个过程不会产生任何手续费。以月套餐消费89元的用户为例,若一次性存入20000元,按照3个月的7日年化利率计算,其一年的潜在理财收益相当于全年的话费支出”。
这也说明,在固定的话费支出这一项中,只要存入合理的资金,让理财产品有了载体,用户在进行通信消费时,剩余的话费还在源源不断地产生收益,并且最后收益将会完全覆盖通信消费。
据悉,中国移动也在和基金公司接洽,准备推出属于自身特色的理财产品。在此之前,中国移动与浦发银行有过亲密合作,用户可通过浦发银行网上金融超市、手机银行以及微信选购中国移动的专属系列产品。而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之后,相信移动的步伐将会加快。
产品的创新表明了理念的变化。但是也会有“沦落为银行卖保险”的嫌疑,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对于用户的需求以及期待值,和理财产品投入的最佳适合,毕竟余额宝会直接产生收益,而运营商的“宝宝”们是直接与话费挂钩,从而会影响对用户的观感。所以,运营商最大的难题在于,用户对于运营商理财产品的理解和需求,在于运营商如何把握好用户的需求和自家的收益平衡。
相关报道:
- 三大运营商再次齐换掌门人 市场格局难改2015-08-24
- 运营商渠道是否已成“昨日黄花”?2015-07-20
- 运营商的"提速降费" 为何让网友如此不满?2015-06-25
- 运营商边界漫游遭吐槽:宿舍走到食堂被收漫游费2015-05-22
- 三大运营商提速降费背后:利益分配格局难打破2015-05-20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新闻图片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